證券分析實踐 - 從香港經驗認識國企前景

ISBN
988211132 - 7
Content - 第三篇 如何在中國尋覓市場經濟專利

優勢
  • 由1998年 - 2020年, 若果中國的經濟能夠年增長率6%來計算, 屈時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, 便可追上美國
    • 現在全球經濟問題, 還在進中. 雖退了一點, 仍多於6%
  • 醫療及失業保險, 兩方面都比香港領先
    • 香港的表現, 如非洲一樣, 差
  • 中國13億人口是有其好處的, 因為這就是市場所在, 需求所在
  • 中國以一個後來經濟者, 反佔優勢
  • 慢秩好處是可以看清楚科技的發展方向
關於上市
  • 只有超級大型國企, 才能夠在紐約, 倫敦及香港同時上市
  • 香港公司管治仍然處長一個灰色的[自律地帶], 亦可以說是一個[無王管]的真空地帶
千里馬的標準
  • 市場經濟專利, 公司的服務或產品, 必須是無可取代的
  • 市場對這些服務及產品的需求是重複性的,所以是有增無減的
  • 不是陷入割喉性的的過度競爭
  • 前景比較穩定, 受經濟循環的影響比較輕微
  • 公司純利及營業額的增幅都要比經濟增長快
  • 股東資金回報率不少於雙位數字
工業股
  • 從事工業, 資金週轉永遠是一個大問題
  • 很多行業都是過度競爭... 在人人參與是, 便會出現了過度競爭, 也就是成為爛棉衲的生
  • 第二個是困難是市場的競爭... 工業沒有甚麼專利可言, 任何人有資金, 有技術便可參與. 市場的價格競爭則無日無知
  • 第三個難處是設備的更新
  • 汽車和鋼鐵工業... 過度競爭行業
    • 現在美國的汽車業, 鋼鐵業已是例
原材行業
  • 原材料價格上升
  • 鋼鐵行業受經濟循環影響特別明顯
  • 下降週期較長, 暴利的時間是比較短暫. 因為鋼鐵產品, 是必須符合世界性標準
  • 銅... 循環再造可塑性
  • 煤一直並不短缺, 其供應不足主要是來自運輸問題
  • 原材料並不存在市場經濟專利
  • 高石油價格等於是一項消費稅, 會直接在消費者口袋裡掏金
    • 全世界上年經過了貴油問題導致, 學到甚麼?
運輸業
  • 運輸業的風險, 是不適宜長線投資的
  • 運輸公司的固定經營成本是非常昂貴, 保險費用十分昂貴
    • 國泰已是一個例
  • 運輸公司的第二個挑戰是要不停地運作... 比較有保障的環節, 就是提供基建服務的上市公司
綜合企業
  • 綜合企業忙於分散投資, 忽略了發揮自己的長處,
  • 無法建立市場經濟專利, 不符合千里馬的要求
酒店業
  • 酒店的投資回本期特別長, 需要一段時間建立聲譽才獲得客戶支持
零售行業
  • 中國的零售行業... 競爭非常大
  • 有品牌並不等如有市場經濟專利, 經營商仍要面對無限的競爭
公共業
  • 成功的收費高速公路, 往往是位處於兩個大城市之間, 令大城市間的人流, 貨流暢通無阻
  • 這是自古以來最好的經營方法
  • 在中國這種專利是無法長久維持的, 只有30年
戰略性行業
  • 重要的戰略設備, 保護電訊市場亦是無可厚非
  • 無法取得控制權
  • 電訊電力
  • 一個完全開放的電力市場對國家未必有利
  • 石油一直是中國的戰略性行業, 開放時一定十分有保留, 絕對受到國家的保障
  • 中國的天然氣石油資源並不豐富
  • 石油行業本來循環性很強
壽險業
  • 人壽及財險的滲透及投保金額更是偏低
  • 場發展空間無限, 前景是絕對理想的
  • 隨着社會福利的改革, 刺激市民大眾對保險的需求